石勇主任做客人民网演播厅

  • 发布于 2024-03-17
  • 3883

(文章转自人民网:http://finance.people.com.cn/n1/2024/0315/c1004-40196542.html?_refluxos=a10)

近日,应人民网邀请,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、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石勇教授做客2024年全国两会人民会客厅,畅聊智能算力与数据安全。

人民网:近期,包括Sora在内的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。作为行业专家,您的感受是怎样的呢?

石勇:从历史上来讲,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已经67年了。前30年是预备期,近30年发展比较快,特别是最近这几年,我们从元宇宙、大模型开始,对人工智能广泛关注,也是我们找到了新的道路,用它去推动世界的发展,所以对我们来讲也是很自然的。

人民网: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算力的支持,在“东数西算”的背景之下,我们的算力基础设施还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人工智能的发展呢?

石勇: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一种技术支持。什么叫数字经济,数字经济是三个要素,大数据、智能算法、算力平台,这三个要素组成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。实际上就是这三个要素组成人工智能这种技术,去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。从整个形态来讲,我们现在在三个要素中间其实比较有优势的是算法,但数据的收集工作和数据形成生产力、新质生产力方向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。算力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大的压力。一方面因为算力要受到电力的影响,电力往后推的话就跟双碳有关系,但更重要的是,算力是要靠技术端实现的,要靠芯片。所以在这方面,我们要发力。

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Sora的应用工作,相比中国类似的这种大模型产品,Sora特点就在于:它的视频数据量很大。从全球来看,在互联网领域里面,真正中文呈现的数据量在12%至13%左右。尽管中国人在全世界占一个很大的比例,但是实际上汉语语言的影响还是有限的,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大数据方面没有足够的中文语料。二是算力不够快,所以我认为在这两方面如果加快的话,我们的发展前途还是很大的。

我们国家如果要发展的话,我认为还是要两手硬两手抓。既要强调发展,要鼓励企业去用人工智能方法去推动数字经济,同时要严格地执行监管制度。因为数据本身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。

人民网:说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,大家更担心的就是数据安全。大量的数据在产生、加工、使用甚至是交易的背后,有巨大的价值同时也有巨大的风险,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安全、产业的安全甚至关乎国家安全。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?

石勇:首先,大数据它有三个来源。第一个来源就是政府,政府数据是占很大一块的;第二是企业,企业拥有自己的数据,包括交易等等;第三是开源,就是网络空间的数据。所以从这三个角度来看,首先要发现数据本身的产生是由人引导去产生的,如果从溯源角度看,一定是把人自己本身的印象,他的烙印给打上去了,所以数据本身跟人的特点、跟人的环境有关系,换句话讲就是涉及了隐私问题。如果数据不交易,只是自我保护,不产生流通过程的话,它也不会产生价值。一定要去进行交易,一个是数据入表,一个是数据确权,再进行交易。这三个过程中间都跟隐私有关系。

但请注意,数据要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需要分析、应用的。在分析和应用中间,我们在应用方面,在分析上面关心的不是个人的隐私问题,而是关心群体数据,或者叫群体行为。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,不要认为数据去产生交易过程就是暴露隐私的过程,其实完全可以规避隐私,可以通过脱敏等方式,保护个人的一些不愿意透露的东西。我是主张数据流通,甚至要国际流通。我们还是应该跟其他国家进行一些探讨,比如联盟、多边会谈,一定要想办法用跨境的数据。以世界贸易为例,如果连数据都没有怎么做贸易?做贸易中间一定有隐私的东西,但怎么去规避,需要国际的法律。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态度,既要开放也要保护,既要使用也要注意安全,既要保护隐私也要强调社会的作用。这样我们的数字经济,包括世界的经济才会变得更好,这是我的看法。

人民网:有开发有利用,同时我们也要有监管有保护,这样才能行稳致远。

石勇:行稳致远,大家在行动中也产生共识,共识都是通过行动产生的。只要在国际关系中,大家都觉得是有好处的,是双赢项目、多赢项目就可以做下去。